打开微信扫一扫
关注妇幼保健协会
首页> 母婴课堂> 详情

8个步骤!高手养娃,一看“便”知

发布时间: 2023-08-09  来源:佛山市妇幼保健院   作者:杨帆 张晓辉

小朋友自身免疫系统的不健全,各类强力细菌、病毒的袭击,未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因素都会导致孩子容易生病。这让很多新手爸妈束手无策,一方面缺乏经验、不知所措,另一方面心疼孩子、慌了手脚。

其实,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因为每时每刻都跟孩子待在一起,所以可以在极早期发现异常,尽快干预。接下来,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生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小儿消化系统知识,让宝爸宝妈们在照顾宝宝时更加得心应手。

养娃路上不焦虑

不仅要有爱

还要有更多知识哦!

消化系统是人体八大系统之一,由消化道以及消化腺所组成的部分,包括口腔到肛门的整个管腔和肝脏、胰腺,主要功能是承担人的营养吸取、消化和转运。小儿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多,而消化功能尚不完全成熟,这种矛盾的存在就导致小儿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缺乏,尤其是婴幼儿阶段。那宝爸宝妈在护理宝宝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呢?

1.口腔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端,具有吮吸、吞咽、咀嚼、消化、味觉、感觉和语言等功能。足月新生儿出生时已具有较好的吮吸及吞咽功能。婴幼儿口腔黏膜薄嫩,血管丰富,唾液腺不够发达,口腔黏膜易受损伤和发生局部感染;3-4个月时唾液分泌开始增加。

婴儿口底浅,尚不能及时吞咽所分泌的全部唾液,常发生生理性流涎,喂奶时也常发生溢乳。当萌牙以后,口腔深度变大,流涎和溢乳的情况就会逐渐好转。

2.食管

食管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推进食物和液体由口腔进入到胃。二是防止胃内容物返流。

婴儿的食管呈漏斗状,黏膜薄嫩、腺体缺乏、弹力纤维及肌层尚不发达,食管下段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常发生胃食管反流。如吸奶时吞咽过多空气,易发生溢乳。喂奶后,应将宝宝竖抱,靠在肩头,轻拍背部,帮宝宝打嗝。


3.胃

胃容量在新生儿阶段约为30-60ml,1-3个月时为90-150ml,1岁时为250-300ml,5岁时为700-850ml,成人约为2000ml。

婴儿的胃略呈水平位,当开始行走时其位置变为锤子。盐酸和各种酶的分泌均较成人少,且酶活性低下,消化功能差。胃平滑肌发育尚未完善,在充满液体食物后易使胃扩张。由于贲门和胃底部肌张力低,而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故易发生幽门痉挛而出现呕吐。

胃排空时间随食物种类不同而异,水的排空时间为1.5-2小时,母乳2-3小时,牛乳3-4小时。早产儿胃排空更慢,易发生胃潴留。

4.肠

儿童肠管相比成人长,一般为身长的5-7倍(成人仅为4倍),是有利于吸收的。婴儿的年龄越小结肠相对短,不利于吸收水分而使粪便不成形,排出快。所以小婴儿大便次数相对多一些,不成形多一些。

从肠的发育角度讲,婴儿容易胃-结肠反射,是因为婴儿大脑皮层功能发育不完善,进食的时候容易表现出边吃边拉,或者一吃完就拉,显得大便次数多,就叫胃-结肠反射。婴儿的肠系膜长,很柔软,肠系膜下的组织较松驰,肠壁固定差,饱食后过度活动容易肠套叠和肠扭转。

婴儿肠黏膜薄和嫩,所以通透性好,屏障功能差。肠内有些毒素,以及消化不全的产物、过敏原等,可以经过肠黏膜进入体内,引起全身感染和变态反应性疾病(过敏)。

5.肝

年龄越小,肝脏相对越大。婴儿肝结缔组织发育较差,肝细胞再生能力强,不易发生肝硬化,但易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如缺氧、感染、药物等等,均可使肝细胞发生肿胀、脂肪浸润、变性、坏死、纤维增生而肿大,影响其正常功能。婴儿时期胆汁分泌较少,故对脂肪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差。

新生儿的肝脏还有它的特殊性,因为刚出生,肝脏酶系统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可以发生一些病理现象,比如黄疸、灰婴综合征、酪氨酸血症。

6.胰腺

胰腺和消化功能有关,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大功能。内分泌指的是分泌胰岛素,主要参与调控糖代谢。外分泌指的是分泌胰腺的液体,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这三种胰腺酶在新生儿和小婴儿的活性都很低,对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吸收功能都不完善,容易发生消化不良。

所以,小于3个月的婴儿不宜喂淀粉类的食物。6个月以后胰腺功能开始发育完善,这时可以逐渐添加辅食。

7.肠道细菌

在母体内,胎儿的肠道是无菌的,出生后数小时细菌即侵入肠道,主要分布在结肠和直肠。肠道菌群受食物成分影响,单纯母乳喂养儿正常菌群的细菌种类是双歧杆菌。人工喂养儿的双歧杆菌比较少,以大肠杆菌和肠球菌为多。

正常肠道菌群对侵入肠道的致病菌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具有参与免疫调节、促进黏膜生理发育以及肠道营养代谢作用等。婴幼儿肠道正常菌群脆弱,易受诸多内外界因素影响而致菌群失调,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8.健康婴儿粪便

食物进入消化道至粪便排出时间因年龄而异:母乳喂养的婴儿平均为13小时,人工喂养者平均为15小时,成人平均为18-24小时。

①人乳喂养儿粪便:为黄色或金黄色,多为均匀糊状,或带少许粪便颗粒,或较稀薄,绿色、不臭。每日排便2-4次,一般在增加辅食后次数减少,1周岁后减至1-2次/日。

②人工喂养儿粪便。牛、羊乳喂养的婴儿粪便为淡黄色或灰黄色,较干稠。因牛乳含蛋白质较多,粪便有明显的蛋白质分解产物的臭味,有时可混有白色酪蛋白凝块。大便1-2次/日,易发生便秘。

③混合喂养儿粪便。喂食母乳加牛乳者的粪便与喂牛乳者相似,但较软、黄。添加淀粉类食物可使大便增多,稠度稍减,稍呈暗褐色,臭味加重。添加各类蔬菜、水果等辅食时大便外观与成人相似,每日1-2次。

健康小贴士:

生活中如果发现孩子大便次数增多,便质变稀薄时应到医院进行检查。如出现粘液血便、果酱样粪便或红豆汤样血水便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如延误治疗则有生命危险。

如果孩子发生腹泻,但情况不严重,只属于轻度,没有明显脱水,精神状况良好时,家长可先在家自行处理,给孩子补水,调节饮食,能有效缓解孩子肠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