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健康是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妇幼健康,将其作为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出生缺陷作为影响人口素质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更是妇幼工作重中之重。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出生人口绝对数量多,且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改变,高龄孕产妇比例增加等因素,特别是出生缺陷总体发病率居高不下,对保障母婴健康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随着国民生活条件改善,对个性化营养补充需求提升。同时母胎医学的迅速发展及临床检验能力的提升,精准医学营养,特别是精准叶酸的补充作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重要一环,需要聚合多学科意见,依托个性化营养的创新力优势,构建专业精准医学营养的新格局。
为进一步构建专业精准医学营养标准,2022年4月9日,中国妇幼保健协会“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质量”项目专家研讨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会议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秘书长助理修青永主持,协会邀请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慧霞教授、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山东省立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兼产科主任王谢桐教授及十余名知名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大会首先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于小千致辞,于会长指出:我国近年来对出生缺陷防控相当重视,随着对出生缺陷综合防控力度的加强,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从全景来看,仍然存在发生率和绝对的发病数居高不下的现状,究其原因,与我们人口、生育政策、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因素相关。出生缺陷的防控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统筹工作,与多学科,如产科、新生儿科、遗传等临床各学科有关,也需要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提升基层医学营养防治水平。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探索如何继续采取科学、有效、精准的医学营养防治方案。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叶酸相关问题,同时深度挖掘相关的甲基化、同型半胱氨酸等问题,以更好辅助基层完善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措施,提升基层精准叶酸补充意识,提高基层临床诊疗水平,更好的保障母婴健康。
项目专家组首席专家——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妊娠合并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杨慧霞教授针对新时期妇幼健康面临新的挑战,结合临床实际问题,介绍了《新形势下的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就合成叶酸补充副作用问题及新型活性叶酸使用科学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引起与会专家广泛关注及讨论。
杨教授也希望通过“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质量”项目的开展,围绕叶酸的规范补充为临床提供切实可依的循证学依据,并建立不同人群的精准叶酸补充方案在全国推广实施。
山东省妇幼保健院院长、山东省立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兼产科主任王谢桐教授在线上进行了《遗传性易栓症与不良妊娠》的精彩课题分享,王教授指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会导致流产、死胎等多种不良妊娠结局及妊娠期并发症,需要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综合营养进行干预,目前降同方案常使用800ug合成叶酸,但此剂量的合成叶酸是否安全,仍是值得商榷的问题,目前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围孕期妇女,可以补充含综合降同组方的医维他活性叶酸+多维来进行干预。”王教授希望通过此项目的开展,增强临床对易栓症特别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围孕产期女性的重视,通过精准医学营养手段加强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防控。
此外,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母胎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普通新生儿外科副主任马立霜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主任医师刘凯波主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马京梅副研究员在北京主会场对该项目的深度落地及后续工作各抒己见,百家争鸣。
由于疫情原因,各地专家学者通过线上方式参加会议,多位专家结合各省市出生缺陷现状防治情况在线进行研讨并对项目开展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项目支持单位代表林强先生发言:医维他集团专注于精准营养领域的深耕,以临床需求和国民需求为出发点,把精准营养产品和产品质量作为一切发展的核心,致力于满足国民多样化的营养需求。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集团作为中国企业愿意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期待在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的指导下,共同促进妇幼健康事业的发展。
最后,修青永做会议总结:通过本次论证会,让我们关注到了叶酸补充更深层次问题,项目需要广泛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加强学术交流,为妇产科临床保障母婴健康工作提出科学的切实有效的方案。感谢协会领导和专家的指导、支持,继续共同推动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母婴健康。
来源:中国妇幼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