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关注妇幼保健协会
首页> 母婴课堂> 详情

孕期无需谈碘色变----解读孕期是否需要补碘,如何科学有效的补碘

发布时间: 2021-01-11  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现在很多人选择食用无碘盐,甚至是怀孕的女性、准备怀孕的女性都选择无碘盐,有种传言是碘吃多会“大脖子”,会“长癌“,下面我们就谈一下要不要补碘的这个问题,特别是孕期补碘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碘。碘在元素周期表中位列53,是卤族元素中原子量最大的一种稀有元素。碘元素是由法国人最先发现的,据说和法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君主‘拿破仑’有些关系,传说是因为化学家在为拿破仑制造火药时将配方搞错,结果产生了一种紫色的气体,这种气体结晶后就成了一种黑色物质—iode(法语)-碘,所以碘最初也被叫做紫色的气体。

  碘是从哪里来的呢?碘在大自然中分布广泛,而海洋是分布最多的地方,所以海水又有“碘库”之称。那海洋里的碘,如何能被人类得到呢?是否多吃海鲜就可以了呢?也不尽然,因为海水中的碘大部分被一种海洋植物吸收了,就是海藻,所以作为海藻家族的成员,海带和紫菜中含碘量很高,也是我们从海产品中获得碘的重要来源。而另一部分则通过海水的蒸发来到大气层,再跟随降水回到土壤中,被地面的植物吸收,再进入食物链中循环,有一部分会被人类食入体内。

1.jpg

  我们用碘做什么呢?用处可大了,我们摄入的碘主要被甲状腺吸收,用来合成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是位于我们颈部的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合成甲状腺激素,而这个激素对于我们人有着至关重要的生理作用。

2.jpg

  从胚胎时期开始就需要甲状腺激素来完成我们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大脑和骨骼,也就是说,妈妈在怀我们的最初几个月,我们还没有长出自己的甲状腺的时候,我们能正常发育全靠妈妈给我们提供甲状腺激素。如果妈妈缺碘,患上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简称为甲减,将不能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也就不能给我们提供足够的甲状腺激素,那我们就会脑发育落后,骨骼发育落后,出生时会又矮又傻,医学上称为“呆小症”;而到了孕晚期我们的甲状腺已经发育,可以自己生产甲状腺激素的时侯,还要妈妈给我们提供足够的生产原料,就是碘,如果妈妈不能给我们足够的碘,我们还会因为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不足,造成发育异常。出生后,在我们的生长发育关键时期,甲状腺激素重要的作用就是促进儿童的身高、体重、骨骼、性发育,这时候碘对于我们仍然至关重要。在以后的生活中,甲状腺激素可以维持基本生命活动、保持体温、生殖需求,也就是我们从胎儿起就离不开甲状腺激素,而碘就是我们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元素,甚至可以说是必须的、唯一的元素。这样大家可以明白我们为什么需要碘了吧!特别是孕期尤其需要碘!

3.jpg

  我们吃多少碘合适呢?美国国家医学院推荐年龄大于14岁的人群,非妊娠、非哺乳期,每人每天饮食碘的摄入量为150ug。WHO的推荐目标为年龄大于12岁的上述人群,均可按照上述要求。我们注意到这个目标人群有单独强调非妊娠期和哺乳期,那么妊娠和哺乳时是需要的更多还是更少呢?如果你仔细阅读了上一段的内容,就不难得出答案,那就是—需要更多的碘!简单说,就是“一个人吃两个人用“,当然需要更多。更科学一些的解释,原因很复杂,因为妊娠期由于基础代谢率的升高,可以一定程度上引起碘的排出过多,也就增加了碘的需要量。我们国家根据国人的体质、体重等生理特点也制定了碘的摄入标准:年龄大于14岁的人群,非妊娠、非哺乳期,每人每天饮食碘的摄入量为130ug;妊娠期女性,每人每天饮食碘的摄入量为230ug;哺乳期女性,每人每天饮食碘的摄入量为240ug。

  问题来了,我们现在缺碘吗?缺碘就是“大脖子病”吗?中华民族是个饱受苦难的民族,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我们食物匮乏,除了少数沿海地区,人们吃不到海产品,如果你仔细阅读了上面一段碘的来源,就知道碘的主要来源是海产品,而吃不到富含碘的海产品就会导致缺碘,缺碘就会引起为大家熟知的疾病----‘大脖子病’,也就是‘地方性甲状腺肿’,其中的病理变化过程很复杂,简单些可以理解为,甲状腺不明白为什么在我们的体内找不到碘,以为是自身出了问题不能找到并吸收更多的碘,于是它就想办法使自己的身体长大些,再长大些,尝试捕捉到更多的碘,结果甲状腺就越长越大了,从外面看去就长出了个“大脖子“!而对于妊娠妇女的缺碘,不仅自己‘大脖子’,还会影响到新生儿,就有了‘呆小症’儿童的出生,也称为地方性克汀病,严重影响我们人民的健康,我们国家的医务人员注意到了这个普遍的问题,在国家政府的支持下,从1978年就开始了地方性甲状腺肿的防治,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食用盐里加碘,经过多年了努力,我国就再没有缺碘地区了,据我们北京妇产医院老一辈儿科医生讲,自建院以来就没有见过‘呆小症’的新生儿。

  这时有人会问,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海产品随便吃,一定要吃碘盐吗?下面我就给大家展示一下各种食物的含碘量:

4.jpg

  这个表大家可能见过,结合上面的内容,如果要满足孕期碘的需要量,我们可以换算一下,一天一个人需要吃掉鲜海带4两,虾皮2两,墨鱼近9两,其他含碘少的食物,咱就不换算了,因为就算吃到撑,也不能满足碘的摄入,而且同时吃进去的钠,增加了高血压的风险。总之,结论就是对于普通人群,正常进食只能满足碘需要量的30%以下,所以充足的碘摄取,必须依赖碘盐。

7.jpg

  不要问我海参含有多少碘,我真的不知道,我想您也不是天天吃海参吧?

  那我们现在食用盐里的碘有多少呢?孕期又需要吃多少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6878-2011:食用盐加碘标准:20-30mg/kg,允许各省在这个范围浮动30%。我们北京的标准:25mg/kg。换算一下,每天吃盐5g,相当于摄入碘125ug;每天吃盐6g,相当于摄入碘150ug。还记得上面说的孕期需碘量吗?230ug/日,也就是说如果只从盐里摄入碘,那么妊娠妇女需要每天食用碘盐9.2g,考虑到我们的饮食习惯为合食,不同于日料的“和食”,我的意思是我们习惯大家围坐一起吃饭,就是一盘菜大家吃,具体孕妈妈食用了多少碘,还需要精细计算。但是最终我要说的意思是,我们需要进食碘盐,特别是孕期,才能达到补碘的标准。可能有人会问,“我坐月子的时候,婆婆做饭里面不放盐,我是否缺碘了呢?”有这个可能,但是碘元素在甲状腺里的储存时间很长,约为80天,就是如果仅30天限盐,可能不会有明显影响,也就是孕期有足够的碘摄入,可能帮你撑过限盐的月子,当然一些保健品里可能也含有碘,因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是缺碘的,所以进口的孕妇保健品里多含有碘。

  还会有人问,“网上说了,碘盐致癌!”“有甲状腺结节,不能吃碘盐!”这些问题有些复杂,涉及到碘对甲状腺疾病的影响,之前的介绍,我们都明白了,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缺乏,也就是甲减,我就不再赘述了。甲亢和碘的关系是”U”型相关,也就是碘吃多了会甲亢,碘吃少了也甲亢。至于甲状腺结节是否会变大,甚至癌变,还没有研究得出这个结论。我们国家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碘过量会使甲减、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降低,甚至甲状腺相关抗体降低,这样可以解决你对碘摄入的顾虑了吧?当然真的有甲亢等疾病的患者,还是要去医生那里进行规范的治疗。再多说两句,近些年的研究还显示了一些碘对甲状腺以外的疾病的影响,比如碘过量可以减少肥胖、糖耐量受损、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等情况的发生,这不是鼓励我们超量摄入碘,但是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碘的作用,相关文章在Thyroid杂志上可以找到,而且是我国医生做的研究。但是这些年来由于高血压等疾病的增多,社会提倡限盐,加上一些大众对碘的认识不足,越是孕期女性,甚至包括备孕期女性,越是选择无碘盐,可以说从一个层面为碘摄入不足埋下了隐患。

  好了,总结一下,就是孕期需要补碘,科学补碘有益无害,可以说碘是保护孕妈妈和宝宝健康的朋友!

  [1]Institute of Medicine,Academy of Sciences,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1:258-89.

  [2]WHO/ICCIDD/UNICEF:2nd ed,Geneva,Switzerland:WHO,2007.

  [3]Biol Trace Elem Res,2011.

  [4]J Exp Med,1933.

  [5]白耀.甲状腺病学:基础与临床.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6]Li YZ,et al,Thyroid 2020,30(4):568-579.

  稿件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孙涛